浅谈非物质社会的图形设计Discusses the graph design in the non-material soCIety引 言 非物质社会,也就是信息时代下的虚拟社会,一个独立于现实物质社会而存在的社会。往往以网络的形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它所使用的交流方式也是有别于传统物质社会。所以,这就需要一种新的视觉语言进行交流活动,尤其是一种新的图形语言。在这个非物质社会里,读图时代已经悄悄的到来,图形,图像的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大。那么图形设计在这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究竟会有怎么样一个发展呢?
一 非物质社会下的设计
非物质社会,这个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新兴的理念,它所使用的交流方式也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物质社会的。非物质(immateria1)的英文原义是”not material”。【1】它的提出是根据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人类将无生命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工具,并给予它们以未加工的物质从未有过的功能和样式,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性的,正是通过物质,它们才被制造成非物质性的。”【2】在这个社会中,信息工人比例大大增加、大众媒介、远程通讯和电子技术服务设计以及其他消费信息的普及标志着这个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式”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 【3】。所以,在非物质社会下,设计形式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象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从产品设计向服务设计转变。尤其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传统设计流程。设计的终极目标不再是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设计实体物质性大有被虚拟的物质虚像取代的趋势【4】。以界面设计为例,界面只是设计的产物之一。有许多方案不会直接产生真实的产品,而是一种虚拟的产品。比如手机的界面设计(图1.0),除了美观的桌面装饰性设计,方案还会涉及到人机互动的界面,信息的内部交流和传输等网络因素,这种人机关系的研究,比工业社会人机关系的研究更近了一步,它是要求人与机器融为一体,对人倾注更大的关注,并以高技术【5】为基础,赋予人类更大的自由。在这种因素的研究中实际产品的功能仅仅是整个产品中的一部分,而非其全部内容。设计将会更为关注人的精神需要,而非单单的物质需要。这种设计是技术,材料,心理等结合的载体,产品只是水到渠成的产物。这种非物质社会下的设计应该被认为是一个技术的,艺术的或者心理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的活动。
图1.0二 非物质社会中的图形设计
当讨论设计的时候,免不了会牵扯到一个名词-图形。尤其是在非物质社会下,图形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大。图形是一种用形状和色彩来直观传播信息、观念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沟通和交流是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故有“ 世界语”[6]之称图形设计在不同的设计门类中有着不同的创作表现方式和思维方式,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在沟通文化、信息文流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 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符号性。设计者进行信息传播时, 必须把图像转换为要表达的意义的图形符号。在这里即使是具象的素材和写实的表现从表象中出发,经过符号化的意匠,完全可以生发出与原型自然属性不同的广泛深刻的含义来。
现在,我们得到的各种信息基本都是通过图形完成的,可以说图形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知道,图形设计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通过视觉语言,使人们彼此沟通理解,它可跨越地域的限制、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而进行无声的交流(心灵感应),达到无声感染的艺术效果。如图1.1所示,在非物质社会中,人们常用表情图形传达信息。我们用网络聊天工具进行交流时,常常会采用一些表情符号表达我们的意思。比如右下角表情的心形,虽然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但是这个图形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对它所代表的信息的理解,相反,更加简洁明了,易于接受。这表明一种概念,图形设计是人们一种视觉交流方式,其基本没有地区差异性,是一种简单易懂的语言形式。尤其在非物质社会中,我们接触图形的机会越来越多,图形设计在这种社会中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了。
图1.1 (一) 图形设计在非物质社会下的特征
在非物质社会中,图形设计的重要程度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所以研究图形设计在这个社会中的特征显得十分必要。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其划分为以下三个特征。
共通性。信息传播的重要前提之一, 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设计活动不是孤立的主体活动最鲜明、有效地把意念传达给受众是存在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 设计造形和艺术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在艺术创作中, 艺术家是把他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注入到作品中这种感情是纯个人化的自我体验可以向受众交流, 但不一定都能沟通或者说是不可能唤起观者一致的体验的。但作为设计图形所生成的符号, 意味粉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信息传播就不能成立。
互动性。信息传播是一种社会性的双向的互动行为。信息传递是在传播者与传播的对象之间进行的。作为信息载体的图形形式, 只有经过接收者的解读、转译和再建, 才能完成信息的主体化【7】。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不是简单地输出信息, 还应含有复杂的双向文流受传者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还应有一定的意义建构旅。所以符号解读是指接受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符号加以重新构建、理解其惫义的活动,也是对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读者释码过程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能动的艺术实践。好的符号形式能够唤起读者积极参与的解读兴趣, 调动他们能动的思维, 这种信息的容和感染力、冲击力还取决于符号留给读者进行再创建的空间和余地。在图形设计中可以调动一些积极的造形手段, 以激发读者进行再创造的互动效应。
简易性。 有一些几乎可以被普遍使用和理解的图形设计,其形式都是极为简易的。他们包括用曲线或斜面来表现扬声器的音量渐大,还有更为大多数所熟悉的用红色斜线来表示米基科斯纳尔所说的“某种关闭或不可用,或者是不能做或禁止”(那个红色斜线而言,他很恰当地从左上到右下,就如同“NO”一词中字母“N”的那个斜杠)。就是这个简单的图形符号,便能清楚的传递出禁止的信息。所以说简易性确实是图形设计应该具备的一个特征。
(二) 图形设计在非物质社会下的意义
图形比文字更为清晰,尤其是在非物质社会中,每天在网络媒体上都会出现数以万计的文字信息。当人们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时,往往会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换句话说,当以文字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故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以图形承载主要的信息。举个例子,在一间光线很暗的休息室里,或是人们离显示器距离较远时,图形所能传达出来的信息要比文字所能传达的信息要多得多。同时,图表设计做为一种图形设计,也是一种超语言交流[8]。在展示图的过程中,文字只限于一些最基本的提示,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实现。
图形可以能够更明确地展示对象。尤其是在非物质社会中,表现水这一个概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样表现这个概念,以文字“水”(water)进行表现,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好比当一个人并不认识中文字“水”或者英文字“water”时,他就不能了解信息的内容了。相反,当我们采用图形语言去表现水时,会发现基本所有人都能准确无误的获取到相应的信息内容。
总之,图形设计在很多地方起着文字无法做到的效果(公共标识、标志图形、宣传招贴图形等),特别是处于非物质社会的今天,图形可以说是信息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和方式。有趣的是一方面人类对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创作越来越向更深层次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而另一方面,艺术的表达方式则越加趋于简洁、概括,这和现代人类所处的时代和生存方式有关。
三 非物质社会下图形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 图标设计
图标是具有明确指代含义的计算机图形。其中桌面图标是软件标识,界面中的图标是功能标识。而图标设计做为图形设计的一种,是社会发展到非物质社会的产物。现在,图标设计已经充斥着我们个人电脑桌面,手机终端界面,银行提款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上。一个友好美观的图标会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享受,拉近人与电脑的距离,为商家创造卖点。而这种图标设计也是满足上述的图形的特征的,即互动性,共同性和简易性。如图1.2所示,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图标设计范例。通过通俗易懂的图形语言,配合新颖的视觉效果,以满足用户操作体验的需要。
如上文所述,在非物质社会中,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量要比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量的大得多。所以这种图形设计需要定位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方式并且为最终用户而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艺术设计【9】。检验一组图标的标准即不是某个项目开发组领导的意见也不是项目成员投票的结果,而是最终用户的感受。图标设计要和用户研究紧密结合,是一个不断为最终用户设计满意视觉效果的过程。
图1.2 随着非物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新技术不断的出现,图形设计的表现空间变得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模仿金属效果的图标设计,还有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图标设计出现。如图1.3所示,我们采取某种电脑操作方式,图标便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删除文件,文件便会转移到垃圾桶。那么图标便从原来的状态转换为新的状态。这在传统的物质社会里,是不可想象的。在非物质社会下,图形设计不仅仅在平面上传播信息,而且它还能在多维度上传播信息。尤其是时间因素被考虑到设计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图形会产生不同变化。这种崭新的视觉体验,是图形设计在非物质社会中的新发展方向。这种新的应用手段使图形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并且能创造出更多有趣易懂的图形符号,以便满足在非物质社会发展的需要。
图1.3(二) 互动图形网站
互动图形网站,正是为了让企业能够在互联网上更好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宣传企业的理念。此时图形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一直会发挥着作用。然而,网站已经从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名片这一简单功能,迅速发展成为网络营销的核心内容,并在品牌的整合营销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当今的消费者与媒体的接触比企业想象中更加紧密。今天,消费者无时无刻不在选择、接收、制造和传播着各种商品信息,了解并理解这些信息,是企业营销策略成败的关键所在。【10】互动网站的应用,正是为了让企业能够在互联网上更好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消费者通过传统网站"听你说",互动网站让他们从此可以"和你聊",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更通畅的沟通渠道。
王序的设计公司网页便属于此类互动网站(图1.4),互动网站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在整合互动方式(网站创意)、互动技术和互动视觉效果(页面设计)。其中图形创意以及设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图3所示,整个网页是动态的,消费者(观众)通过鼠标点击网页中不断出现的小动物,便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即点击出相应的信息,完成了互动的过程。当点击不同的物象时,会有一个等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动物的图形可以让你随意挪动,被配合上相应的动物声音。这种配合上声音的图形设计,也是在以往图形设计领域中不可想象的。在非物质社会中,这类图形间互动的机会会变得越来越多,同时也是图形设计的一个新的契机,像多维互动发展(含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之间的互动)。让图形传达信息变成让图形与受众交流,由单向联系变成双向联系乃至多向联系。使互动网站通过图形设计能够真正实现产品与消费者间的对话。
图1.4 结论
在非物质社会里,设计将对产品功能、以及消费者低层次的追求扩大到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思考。做为设计的手段之一,图形设计由于上述种种优点,自然而然会成为非物质社会设计的主导设计手段。有鉴于此,图形设计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继续不断发展新的语言。除了延续传统的视觉语言外,它应该将更多的语言形式纳入图形设计中,如视听语言,感触语言,时间语言等。虽然现在由于受到技术所限,设计师还在非物质社会中不断尝试图形设计新的形式。但是,不久的将来,图形设计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并且真正能满足非物质社会的发展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何方. 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J]. 理工高教研究, 2001
[2] 张亚敏. 艺术设计与非物质设计概念的形成及其应用[J]. 硅谷, 2008,(20)
[3] 张晶. “非物质社会”中的现代设计[J]. 中文自学指导, 2004,(02)
[4] 汤志坚,彭虹. 非物质主义与中国设计的发展[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01)
[5] 张进平. “非物质”设计刍议[J]. 装饰, 2005,(05)
[6] 葛洪波. 非物质平面设计研究[D]. 天津工业大学, 2006
[7] 刘海飒. 解读平面设计中的图形符号[J]. 美苑, 2007,(06)
[8] Julius Wiedemann,Web Design Studios,2005
[9] Victionary, stereo graphics,2008
[10] Wilson Harvey,1000 GRAPHIC ELEMENTS,2004
本文地址:
http://www.bjfhry.com/fhweb/post/118.html | 分类:平面设计信息 |
次阅读